当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里在1709年发明了钢琴之后,随即对钢琴的击弦机进行了改进。他发明了一种复震杠杆系统,就是采用杠杆原理使击弦机运动,击打琴弦之后击弦机可以迅速复位,进行下一次击打琴弦,这样就使得击打琴弦的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倍,使击弦机的灵敏度大幅度提高。但是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对克里斯托弗里的发明感兴趣,直到1730年德国人西尔伯曼受到了克里斯托弗里发明的击弦机的启发,成功制造了一台钢琴。
据说这台琴拿到当时的音乐大师巴赫那里演奏的时候,巴赫对这台琴并不满意,他认为键盘太重,然后西尔伯曼对击弦机继续进行改进。
德国人西尔伯曼对钢琴击弦机的改进贡献很大,他发明了制音器,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击弦机上面的制音头,只是那个时候使用手动控制,而现在采用的踏板用脚控制。西尔伯曼还培养了十二个徒弟,这十二个徒弟后期也为击弦机的改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,1760年之后当时击弦机分为两派:一派是“维也纳式”也就是后来的“德国式”击弦机,一派是“英国式”击弦机。
德国式击弦机的优点是灵敏度高,下键浅且轻盈;缺点是音量小,音色变化层次感不强。英国式击弦机的优点是音量大,音色变化丰富;缺点是下键深且硬,榔头大且行程长,灵敏度低。随着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到来,音乐作品对乐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,以及后期榔头材质的改进,使德国式击弦机的缺点慢慢被攻克,再加上德国人对击弦机零部件加工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高,击弦机的灵敏度、稳定性不断提升,对英国式击弦机的优势不断扩大,英国式击弦机被人们慢慢舍弃,德国式击弦机一统天下,并一直保持到今天。
最终在1826年英国人罗伯特·沃姆发明了攀带,来控制击弦机榔头复位的动作,这个小小的攀带的发明奠定了现代击弦机的结构基础,基本上在1826年之后击弦机与我们现代钢琴击弦机在结构、击弦原理、击弦动作上没有发生变化,只是使用的材质上面发生了一些变化。纵观击弦机发展的历史德国人对他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最大,由于德国人的严谨作风、对击弦机零部件加工精度的高标准高要求,使得德国的击弦机制造技术一直领导全球,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今天,德国的雷诺击弦机被公认为世界最好的击弦机。